“尝鲜无不道春笋” 眼下正是春菜上新季 春笋占据了菜市场的“C位” 其营养价值丰富 也是不少安吉人的“心头爱” 但这款“春季限定”美味却有人吃进急诊! 近日,李女士(化名)在菜场买了一大堆春笋回家,担心放久了不新鲜,一连吃了好几顿笋,随后出现了上腹部不适情况,并伴有呕咖啡样物数次,遂至安吉三院急诊就诊。经过治疗,后腹痛等症状得以缓解。 李女士不是个例,据了解,近期因食用春笋引发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不在少数,甚至不少患者出现了肠梗阻、消化道出血等症状。 小心春笋变春“损” 春笋中含有较多的草酸、鞣酸以及粗纤维,这些成分或是难消化,或是易与其它食物成分结合,大量食用既容易刺激肠胃,又影响钙、铁、锌等营养素的消化吸收。尤其对肠胃功能弱或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来说,过量食用极易损害胃黏膜,导致消化不良、胃腹胀、反酸、嗳气等不适症状,严重时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,出现呕血、黑便等并发症。 怎样吃“春菜”最健康 先焯水,烹饪春笋前最好先用沸水焯煮7—10分钟,甚至更久。这样做不仅能去除春笋的涩味,使其口感更加鲜嫩爽脆,还能去除大部分草酸。 切勿空腹食用春笋,食用春笋前应先吃一些米饭,喝一点汤,以减少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。 温馨提示:还要注意香椿、蕨菜的食用方法。 香椿富含亚硝酸盐,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亚硝酸盐中毒,引发头晕、乏力等症状,食用前建议先用沸水焯烫,减少亚硝酸盐含量。 蕨菜中含有的原蕨苷是一种致癌物,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。
哪些人群应少吃笋 1. 肝硬化及胃肠疾病患者 春笋含有较多粗纤维,这些纤维素可能会擦伤消化道黏膜,加重肝硬化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,甚至诱发破裂出血。对于胃溃疡、胃炎、慢性结肠炎等胃肠疾病患者,春笋的粗纤维和草酸成分会刺激胃黏膜,导致胃痛、胃胀、消化不良,甚至引发消化道出血。 2. 肾功能不全者 春笋富含钾元素,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钾排出能力较差,大量食用春笋可能导致钾在体内堆积,引发高钾血症,严重时可危及心脏功能,甚至导致心脏骤停。 3. 尿道结石患者 春笋中含有较高草酸,草酸在体内易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,可能加重结石病情,影响钙的吸收。 4. 儿童和老人 春笋中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,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,因此14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过多。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弱,食用春笋后易出现消化不良、腹胀等问题,建议少吃。 5. 过敏体质人群 春笋中的草酸可能引发或加重过敏反应,如过敏性鼻炎、荨麻疹等。敏感体质者应先少量尝试,若出现不适,应立即停止食用。
|